演出时间:
2014-01-24 19:30 2014-01-25 14:00 2014-01-25 19:30 2014-01-26 19:30演出票价:
180元 280元 480元 680元 880元 1280元话剧活着
导演:孟京辉
编剧:余华
主演:黄渤、袁泉
孟京辉导演,黄渤、袁泉主演,改编自作家余华的代表作小说《活着》的同名话剧。一部极好的小说、一个先锋的导演、两个实力派的演员,彻底激发了观众对这部话剧的热情。先锋与现实轮换,悲苦与幽默交织,黄渤、袁泉带着观众“活”得笑泪交加。
一次最尊重原著的先锋改编
“我在年轻时获得了一个游手好闲的职业———去乡间收集民间歌谣。在夏天刚刚来到的季节,遇到那位名叫福贵的老人,听他讲述了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大幕拉起,身穿白色T恤的黄渤走到舞台前的沙发上坐下,平静的语调引出了一个荒诞而又韵意绵长的故事: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因母亲生病,他去求医,在半路上又被国民党部队抓去当壮丁。战争结束后回到家乡,母亲已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却变成了聋哑人……然而,真正的悲剧此时才开始渐次上演,福贵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地死去,只剩下老了的他伴随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正如演出前,孟京辉告诉记者的“我是个最尊重原著的导演”。话剧版《活着》与张艺谋的电影版大量删改剧情不同,人物命运尊重原著,并悉数保留了其中重要的剧情,比如家珍病逝、福贵的女婿二喜被石板压死、孙子苦根吃豆子撑死等情节都在舞台上得到了完整体现。尤其是,福贵儿子为救生产大出血的县长老婆被无情抽干血成为演出中最残忍的情节,令现场观众不寒而栗。
但如果你要看一个循规蹈矩的故事,那么孟京辉就不是孟京辉了。“只有胆小鬼才会躲在所谓的现实主义的保护伞下谨小慎微!”孟京辉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话剧《活着》自始至终都透露着“孟式”先锋意味:开场时一群男女倚靠在玻璃墙上伴着水滴声静默数分钟;布满沟壑的舞台时而变成农田,时而又变成战壕;现代休闲风格的着装;会自己唱歌跳舞的电动驴子;大炼钢铁时的“僵尸舞”;旧社会赌场里,伴随着动感的迪斯科音乐,演员在布后“群魔乱舞”,并不时传来“押大押小”的喊声,颇似一个电音派对……一切都呈现出一种交错融合的时代感。
黄渤很“疯魔” 袁泉戏份少
说话剧《活着》是黄渤的独角戏,并不过分。删除了原著中一些其他角色的段落,特别是对福贵妻子家珍的塑造,使得黄渤饰演的福贵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唯一主角。
而黄渤也用他“不疯魔不成活”的表演,折服了观众。第一场戏在赌场放浪形骸,黄渤连蹦带跳地表演出一个孽子福贵。紧接着就因为家产输光和父亲亡故而萎靡在舞台上,失魂落魄。之后被抓壮丁运大炮,福贵在战壕里爬上爬下左闪右避,十分生动。
特别是剧中,儿子有庆献血意外死去,福贵将舞台边数十瓶水砸碎在舞台上,足足砸了三分钟,浑身湿透,几乎耗尽体力。转而几分钟不到,换了身衣服的黄渤再次淡定地出现在舞台上,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相比之下,袁泉饰演的家珍就显得单薄了。原本小说中丰满的人物形象,在这个舞台上却变成了最大的配角,几乎从开头将近结尾,她一直陪伴着福贵。除了略显出一点坚强的韵味之外,只哼唱了一段京剧《贵妃醉酒》。好听,但整体光彩稀缺。好在袁泉演技扎实,将家珍忍让、坚强、明理、贤惠的性格特点,塑造得入木三分。
话剧活着 故事情节
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终于输光了家产一贫如洗。穷困中的他虽获一些小福,但逆境也一直如影相随。一个个亲人的死蹉跎了福贵,也让他与命运结下"友谊",最终只剩得老年福贵伴随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活着】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中国一句成语: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压,它没有断。
【活着】讲述了眼泪的宽广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话剧活着 敬请期待!
温馨提示: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儿童项目除外),1.2米以上儿童需持票入场。